英格兰世界杯预选赛_世界杯卡塔尔 - sctzjx.com

只会教孩子数123?这50个日常小游戏玩转数学启蒙!

  • Home
  • 女篮世界杯时间
  • 只会教孩子数123?这50个日常小游戏玩转数学启蒙!
  • 2025-05-18 04:41:24
  • admin

分类是指将事物按照其共同的特征进行分组,这种特征可以是形状、颜色、数量、大小等。分类是锻炼数学思维的基础,学数数之前要先学会分类。

比如,如果想让孩子数有几个玩具,前提就要让孩子晓得哪些是玩具,哪些不是玩具。

如果你想让孩子比较红色的玩具多还是蓝色的玩具多,比较的前提也是孩子已经会把玩具按照颜色分类。

当孩子心里对同属性物品有了分类的概念之后,才会有后面的数数、排序以及比较。

【游戏时间】:锻炼孩子的分类能力

1、设立颜色日,比如在“蓝色日”那天就让穿上蓝色衣服,玩蓝色玩具,强化对颜色的认识;

2、找一找家里的冰箱里哪些是蔬菜,哪些是水果;

3、把扑克牌按点数(或花色)分类;

4、把家里的玩具按照颜色分类;

5、将家里的小植物、小动物找出来;

6、看绘本的时候把画中的小狗找出来;

7、找一找家里有哪些圆的、方的东西(这个时候也可以顺便学习形状);

8、让孩子帮忙收拾书桌,认识书籍、笔等等;

9、爸爸是男孩,妈妈是女孩,宝贝是女孩,那么,宝贝和妈妈是同一类;

10、把宝贝的袜子颜色按分类,颜色相同的放在一起。

二、数数(运算)

数数分为两种。

一种是机械性数数,这是最常见的,就是孩子会数到10了,会数到20了。

一上来就直接教孩子数12345的家长些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个方法的问题,这种机械数数既花了大量的时间来教,孩子也没真正理解。

另一种是理解性数数,就是孩子看到一个玩具会说这是一个玩具,看到两只小狗会说这是两只小狗。

在这种情况下,把数字和实物结合起来,孩子才真的理解数字的意义,数字对他们来说不再是陌生抽象的,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本来,数数就不是仅仅为了几个数字,而是为了判断实物的多少,以及实物与数字的一一对应关系。

【游戏时间】:锻炼孩子的数数及运算能力

1、家长拿一定数量(小于5)的物品,让孩子拿同样数量的其他东西;

2、家长在牵孩子下楼梯的时候,一边数一边走;

3、在沙子上用手划写数字,感受数字;

4、用橡皮泥捏数字,加深对数字的理解;

5、在地下车库拿车时,看车位号;

6、跳格子,和孩子一起玩玩你儿时的游戏;

7、给小动物(金鱼、乌龟等)喂食的时候记录食量;

8、外出(超市、游乐园等)时让孩子找找周围有哪些数字;

9、上下电梯让孩子按楼层数字;

10、连线游戏,画圈圈,让孩子将圈圈和数字连起来。

三、排序(规律)

排序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比较属性,能将物体按照某种序列或规律(大小、高矮)依次排列,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大,最小,最高,最矮)。

学习排序最好是给孩子视觉上的刺激,孩子可以多体验和参与,切实地看到差别和不同。

刚开始给孩子引入排序的概念时,物品控制在三个以内(如红黄蓝颜色的卡片),等孩子慢慢长大,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增强了,再加大排序的难度。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排序可以从了解先后顺序开始。

比如,早上叫孩子起床,用顺序的方式和孩子沟通,“我们先穿衣服,再洗脸,然后刷牙……” 这其实也是潜在的训练了孩子的逻辑能力。

【游戏时间】:锻炼孩子排列及善于找规律的能力

1、把红黄蓝的卡片交替排列;

2、拿三个大小不一的杯子,让孩子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对分册的书籍进行排序,适合分级读物;

4、把一家三口的裤子拿来比比哪个长,哪个短;

5、比比一家三口谁最高,谁最矮;

6、把黑白棋子按一定顺序摆放,如一黑一白或两白一黑等,让孩子继续摆;

7、家长挑选几本厚薄差异大的书,让孩子比较。

8、集合家里的笔,比一比它们的长短;

9、把扑克牌的一至十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摆放,任意抽掉其中三张,让孩子猜少了哪些;

10、孩子在耍玩具时,让他把自己的小汽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四、空间(图形)

与数数、排序相比,空间与图形的实践性、直观性与操作性都要强一些。

空间是指孩子对身边的物体与方位的感受能力,简单来说,它就是我们长大之后学的几何学,对于孩子来说,只需要了解形状、位置、大小就可以了。

比如衣服放在柜子里,书在书桌上,妈妈在前面等等。

图形是对物体形状的描述。通过学习,孩子逐渐能够熟悉各种形状的图形,对图形进行分类、整理、合并,知道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联,以及图形与空间的关系。

比如,学会用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等;知道从正面和侧面看小狗,看到的画面是不一样的。

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们可以强化孩子对于位置、形状的认知。

比如,在耍完玩具后,在孩子装玩具的时候就可以说:“里面,你把玩具放在箱子里面”。

【游戏时间】:锻炼孩子空间认知和分析的能力

1、触摸家里的各种“图形”,如相框,直尺,三角尺等;

2、用小木棒拼各种图形,让孩子了解各种图形有几条边;

3、在纸上画一画喜欢的图形,将其对折并剪开,小一点的孩子可以直接撕纸;孩子大一点,可以折纸飞机、小船、花篮等;

4、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彩纸搭建粘贴一个小房子;

5、画出图形的边框,玩涂色游戏;

6、观察骰子(或魔方)的六个面,使用不一样的颜色或标注序号;

7、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认识“前”、“后”等方位词;

8、找一条生活中孩子经常走的路线,请孩子画出来;

9、爸爸或妈妈把眼睛蒙起来,小朋友用语言指挥爸妈去拿一样东西,体会方位词;

10、一起收拾屋子,将物品放在合适的位置,这个时候家长用方位词和动作提示。

五、测量(估计)

测量是基于对物体进行比较或者描述而开展的。测量不仅仅是指用尺子量,而是广义的概念,包括认识时间、重量、长度等。

测量需要了解各种不同的刻度单位,家长们在小时候都做过做1米等于多少厘米这类的题,这就是考验测量能力。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肯定不晓得“米”、“厘米”之类的东西,这个时候可以用生活中的物品来锻炼测量能力。

在拿着测量工具去得出结果之前,需要大量的生活场景引导孩子去观察、思考和讨论,然后才能进行常规的测量活动。

生活中有很多代表量的数,比如身高、体重、杯子上的刻度、体温计的度数、零食袋上的克重等,都可以引导孩子去观察和发现。

【游戏时间】:锻炼孩子的测量能力

1、把孩子的脚丫(或手掌、手臂)当做测量单位,引导孩子用脚丫测量床的长度;

2、用积木测量不同玩具的高度,比如一个小猴子有三个积木高,一个小熊有五个积木高;

3、比划下5厘米有多长,掂量下1斤水果有多重,感受一本书的厚薄程度等;

4、在家里制作一面身高墙,定时测身高,记录变化;

5、以站着和蹲着的姿势测一测自己的体重,看是否一样;

6、先测量一整个苹果,再把苹果切成四份去测量,观察是否有区别;

7、对同类物品进行测量进行比较,如两支笔哪支长;

8、借助量杯或其它容器比一比两个宽窄高矮不一的杯子,谁装的水更多一些;

9、和孩子一起制作一把标准尺子,制作时家长可以顺便普及长度单位“厘米”、“毫米”等;

10、孩子洗澡的时候,准备一个罐子和几个水杯,让孩子灌水,问她“几个小杯子的水把罐子装满的啊?”“三个”“所以一个大罐子等于三个小杯子”。

总结

说了这么多,给大家总结了以下几点:

1、数学启蒙主要有分类、数数、排序、空间、测量五个方面的内容;

2、孩子的认知来自于直接经验,上面的游戏的关键就是增强孩子的参与感;

3、在所有的小游戏中,都需要家长的参与,主要是陪伴、引导、沟通;

4、数学的学习,在于深度,不在于速度。玩数学游戏,不是功利的让孩子学会数学知识,而是通过游戏培养孩子的数感,锻炼数学思维,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面这50个数学启蒙的小游戏,一定要好好收藏!有空的时候就陪孩子玩一玩!大家平时在家和孩子都玩些什么数学小游戏呢?也欢迎孩子们加入36号公园的学习力课,在课堂上用科学的方法一起培养孩子的数感,为学好数学打好基础。

36号公园地址: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星光路幸福城朗润园南门旁

咨询热线:400-807-8607

微信公众号搜索:36号公园,关注了解更多育儿资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Previus Post
我们数学中常用的自然常数e代表什么?看完长知识了!

Copyright © 2088 英格兰世界杯预选赛_世界杯卡塔尔 - sctz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