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玛希音色整体基调是美声思维和美声腔体应用式流行模仿,美声的音色审美是声部角色化扮演,而流行的音色审美是个性化自然美感。美声要求合唱的声部和谐,口腔打开度大,核心是强共鸣支撑,弱声线芯体音色,突出音域和同质化喉位咬字的角色声部美感。流行要求个性化自然真声,口腔打开度中下等,核心是强声线芯体的音色律动美感,共鸣支撑足够即可,语感要求个性化非美声意大利正统同质化。音色结论:迪玛希和流行声乐无关。
从音域上讲,迪玛希非常强大,不可听的音域是F1-D8,可听的声乐音域是E2-D6,可听音乐足足有三个八度+七度,约莫四个八度,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可算顶级声乐人才。但是迪玛希的领域不适配,流行音乐的审美音域领域是C3-G5,两个八度+五度。音域广,意味着迪玛希单音质量的优劣割裂明显,流行巅峰歌手讲究的是黄金音域A4-D5的咬字真声芯体质量和情感感染力。咽音是不具备强弱表现,艺术感染力更差,迪玛希的问题就在于此。
从腔体上讲,迪玛希的美声功底非常强,气息支撑的美声思维强到已经刻入DNA,喉位对抗的稳定性意识已经形成肌肉记忆的习惯。这让迪玛希几乎没有能力空间去学习流行唱法,因为流行唱法的腔体逻辑和美声完全不同。流行需要借助高低喉位来保持芯体的明亮度质感,需要变化声带闭合模式来塑造个性化音色。简单说就是,美声合唱团伴奏的独唱思维和流行个性化主唱思维的腔体认知割裂。
综上,其实迪玛希的唱功,属于高端声乐玩家的跨领域应用。放在流行声乐的标准下,他有多优秀,就有多少槽点。他最强大的点是音域的天赋机能强大,这本质上还是得益于美声基本功非常扎实,但是凡事有利有弊,过于扎实的美声基本功,也意味着声乐上选择了美声,无法拥有流行的顶级能力塑造。而偏偏是流行主导了市场化。如此才有国内黑金经济公司将迪玛希引入快餐化演绎,逐渐唯音高论。
迪玛希的商业唱功定性是翻唱歌手,而不是原创歌手。放在世界顶级的声乐领域,顶级美声职业歌手和顶级流行职业歌手都拥有原创的艺术能力,但迪玛希的跨界翻唱很难,因为受众不统一,同样谭晶的跨界唱法也是Live大于CD,迪玛希和谭晶是一类人。跨界的选择,就意味着不可能拥有专一的世界顶级质量。这是必然的声乐规律。
以下基于音色、音域、腔体对迪玛希和林俊杰做核心问题分析;
林俊杰 VS 迪玛希;
本质上大部分人喜欢迪玛希的受众是基于一种赞叹心理,因为迪玛希的音域能力过于强大,可以轻易做到其他歌手做不到的事情,可以演唱他人歌手无法演唱的高音歌曲,每一个观看迪玛希的演唱观众,都会不由自主的赞叹迪玛希的优秀。基于赞叹的喜爱可在其他的公司公关运营下完成偶像心理的巩固,比如典型的人设和服化道颜值。
而不喜欢迪玛希的受众,则是大部分基于中文歌曲的听感审美,在音色、情感、共鸣感染力上做出的选择。这部分观众往往会更集中的忽视迪玛希的所谓人设和颜值、服化道,更集中在音乐的分析上。对于不喜欢迪玛希的受众,可以用一首林俊杰和迪玛希演唱的同一首歌《我们的爱》来作为分析答案的歌曲;
在《我们的爱》之中,林俊杰和迪玛希的核心差异如下:
1:整体听感叙述感的差异;林俊杰的歌唱听感像一个亲近的友人诉说着自己的遭遇,有着大量的咬字口水声和自然气泡音滑音,声线自然亲和,情绪化驱动气息强弱,我们会不由自主的想象代入自己。迪玛希的歌唱听感就像一个遥不可及的歌唱家在屈尊学习中文去舞台演唱其他领域的表演曲目,不难听,但听感缺乏现实中人与人的交流感,有一种老百姓难以接触的昂贵感和疏远。情绪化程序化,支撑一直很满,让人感觉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呼吸。
2:声线芯体的差异。林俊杰声线极为明亮,一开口就具有主旋律抓耳的魔力,所有的伴奏都在为他服务,同时整体声线的律动婉转,强弱分明,咬字的颗粒度和声线的明亮度兼并,并不冲突。迪玛希的声线则是极为厚重和空旷,和伴奏融为一体,声线的歌声,需要集中注意力去倾听才找得出人声的细节,咬字的割裂感和顿挫感较重,但是支撑一直非常完美,支撑足够但咬字顿挫,存在语种隔阂。
3:音色的统一度和层次差异化。林俊杰的大部分主体音色,都拥有相同的音色质感——个人的真声芯体质感,不管是低音、中音、高音,所有歌曲的咬字音色,都是基于真声芯体,这样的歌曲演绎的情绪性不会产生出戏的可能。同时保持音色统一的前提下,还具有层次感。低音的弱唱,中音的渐强渐弱,高音的压缩金属性,都是在音色统一的前提下完成,和歌词一共推动情绪高潮。
而迪玛希的音色统一度则是较为糟糕,美声思维是音高为核心,音色其次。低音区时迪玛希会压喉,高音时迪玛希还是会压喉,抑制喉位是美声基本功,而恰恰喉位是提供真声可以兼并低、中、高统一度的核心听感。这导致迪玛希的低音是美声,中音偏流行,高音直接咽音,超高音再度美声。统一度一直在打架,让人感觉:你唱的很好,下次不要唱了。层次感过于跳脱。
声乐之所以要区分美声、民族、流行是有他的必然性原因的。
迪玛希适合当年的《我是歌手》飙高音思维下的资本的造星敛财,签约迪玛希的公司叫黑金经济,双方已经于2021年11月闹掰。当资本狂潮退出之后,歌手的生命力,就是歌手声乐能力的最佳名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